查看原文
其他

他画的是唐朝王爷 想夸的其实是元朝皇帝

2016-12-16 杜汭 北青艺评

元代绘画《五王醉归图》拍出了今年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一时成为焦点。但由于学界对元代历史社会的认知仍很匮乏,对该画作者任仁发的史料整理亦不完善,关于这幅画的解读还存在很大空间。在深入挖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任仁发的意旨其实是以唐代让皇帝李宪的事迹称颂元仁宗的孝悌之德,有着具体和深刻的教化意义。


《五王醉归图》文末看大图

《五王醉归图》的作者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号月山道人。他并不为今人熟知,虽然在元代他确是与赵孟頫齐名的画马高手,但也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元末文坛巨擘康里巎巎在品评他的作品时,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月山之为人,多才而智,有益于世。至于水利钱法,皆深造极致。惜乎不遇于世,世之士大夫皆言其精于画马是矣。然因其不遇,但知此而不言彼宜其尔也。”除了赞扬任仁发的各种才智,康里巎巎特别感慨他生不逢时。恰如其所说,即便是七百多年后的今人,在讨论任仁发的时候也仅仅止于对其精湛的画马技术的赞叹,除此之外罕有建树。

对这幅《五王醉归图》,人们大多解读为画中人物李隆基和他的四位兄弟宴饮后醉归的情节,认为主角应该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可是此画中位置在第一个的李隆基(图1)却连个脸都没露出来。反倒是第二位,微醺的大哥李宪(图2),坐姿相对端正,若有所思。李宪将唾手可得的王位主动让给亲生弟弟,大概是出于两点:一是不让父亲为难,二是基于对兄弟亲情的看重。后来,兄弟们或病死或被判,只有李宪一直默默辅佐李隆基治理国家,倾尽心力。死后被李隆基封为“让皇帝”。其忠孝礼义之至,德行可贵之极,不啻为帝王典范。


图1


图2

明人程敏政看过此图后作有《任月山五王醉归图》一诗,前两句描绘了得了天下的五王离宫春宴罢,驾着五匹像龙一样游走的马,马的装饰在东风中摇曳,一派和睦愉悦。而程敏政接下来显然也是以赞颂李宪为目的的,在五王间,他首先形容的就是骑着乌骓马穿着黄衣的李宪。李宪所骑乌骓马,出自于《西汉演义》,是项羽的坐骑,项羽在垓下自刎后,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一个是史间最重情义的帝王,一个是最重情义的马匹,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正是对情义二字的强调。在介绍完李隆基的身世背景后,他又一次赞颂李宪“宋王开国长且贤,谁敢尊前督觞过。”此诗的最后一句“鸰原终古存风教,珍重丹青任月山”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任仁发的意图,“鸰原”出自《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脊令,也写作“鶺鴒”。后因以“鸰原”谓兄弟友爱,程敏政解读出任仁发此画正是有着宣扬兄弟情义的教化目的。

其实,任仁发真正想要赞美的是他所服务的帝王——元仁宗(1285-1320,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的叔叔元成宗晚年患病,其皇后卜鲁罕掌权,1305年,她排斥异己,将诸王子遣逐流放,大哥海山北去扞边,年仅20岁的爱育黎拔力八达被遣至怀州。大德十一年(1307)初,成宗病卒,其独子先于成宗早卒,嗣位空缺,卜鲁罕与左丞相阿忽台图谋拥立安西王阿难答(成宗堂弟),并定于三月起事。右丞相哈剌哈孙表面上表示支持,私下北迎海山,南迎爱育黎拔力八达。爱育黎拔力八达率先进入京城镇压叛逆。当时,朝廷内外很多人支持他称王,但是他深明大义,坚持等哥哥海山回来当皇帝。五月,海山赶入京城即位,是为武宗。次年改元至大。封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后来仁宗谨慎低调,尽职尽责,就像李宪辅佐李隆基一样辅佐哥哥元武宗。而由于此画并没有对李隆基的头面部进行描绘,那么以之比拟当朝的武宗显然是大不敬的,所以,这幅画很有可能是画于仁宗在任的1311至1320年,至于是否奉召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有意思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元代宫廷画师写实性很强的御容写真,其中元武宗和元仁宗(图3)对比来看,不论是宽圆的脸颊、胡须的形状还是眼睛的神态,仁宗像与任仁发此画中所描绘的李宪形象都更为接近。


元仁宗

如果说李宪让皇位给弟弟李隆基已经是超越人性的美德,那么元仁宗能在先占京城的情况下把王位让给哥哥,这在儒家的价值观里就更称得上义举了,不仅是遵循祖制,还充分实现了孝悌之德。作为最早一批仕元的南宋遗民,任仁发服务过好几任蒙古帝王,其中最亲近汉人的就是这位元仁宗,他任用汉臣,恢复科举,大兴文艺,一系列改革措施迎来了元代中兴。忠臣对明主的赞颂之意当然是发自真心。

此《五王醉归图》在元代并非孤例,日本著名的黑田家藏宝簿中,还有一幅被江户前期画家狩野安信(1613-1685年)鉴定为赵孟頫次子赵雍所作的《五王醉归图》,虽然是白描未设色,细节上与此幅不尽相同,但是故事情节和整体结构是大致类似的。元武宗在位四年后去世,王位传给元仁宗。但是仁宗后来受人蛊惑食言,未能如约将王位传给武宗之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亲儿子,这也引起了之后一连几十年帝王争夺导致的混战内乱。所以,单就这样特殊的历史语境来说,就很有可能是以宣扬兄弟和睦为主旨的五王醉归题材多次出现的原因。


元武宗

从有夏而来,中国历代帝王的继承主要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两种方式。而作为非主流的兄终弟及,因为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如父死子继那样稳定可靠,极易由于人的私欲产生争夺之心,所以每次轮替都有一些故事发生,非好即坏。有记载的《五王醉归图》的出现都是出现在这种状况之后。北宋的《宣和画谱》记载说,李公麟画过这个题材。因为宋太宗赵光义就是继承其兄赵匡胤的帝位,而且有观点认为是弟弟为了称帝谋杀了哥哥,李公麟那一版《五王醉归图》很有可能就和那个历史背景有关。狩野安信推断赵雍绘制于1339-1349年,此时正是仁宗死后争夺帝位的混战期,尤其是武宗的两个亲儿子也出现了手足相残的悲剧。所以,如果赵雍版为真迹,那么他的意图就是在任仁发赞宋仁宗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动教化蒙古皇族珍视兄弟情义,能像前代帝王那样深明大义注重亲情,这样才能让天下百姓得以安宁。

鞍马绘画在元代成为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交流的重要媒介,而像任仁发、赵孟頫、赵雍这样的汉儒士大夫们在其中凭借不同的古典题材,婉转地描绘时事,表达自己的态度,积极渗透儒家思想,并力求经世致用,足可见当时士大夫的思虑之深,实乃真正“士夫画”。



-END-

文艺能超脱,评论是态度

艺评精选

新海诚:“小清新”想变“大” 虽然还是有点“小”


“电影干政”:见证一下韩国电影人的力量吧!


文学2016| 他用慢动作停留在敏感和阴柔里


逃过劫难穿越千年:你残缺幸存  我幸运看见


看“潘金莲”老想笑  因为认出了好多熟人


戴上面具的时候是神  摘下面具的时候是人


越隐藏就越能被看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